貓使用甲亢藥的副作用

貓使用的甲亢藥只有兩種:利甲錠(Methimazole)與甲亢寧 (Carbimazole,此為Methimazole前驅物)
有些貓咪不易餵藥,所以很多廠商開發這兩種藥物做成藥膏(塗在貓咪耳朵內側),塗的時候要帶手套避免人類經皮吸收,但目前台灣並沒有合法藥廠生產甲亢藥抹耳劑。

廠商參考連結:Methimazole Transdermal Gel compounded for cats
研究指出約有20~30%的貓使用甲亢藥產生明顯的副作用,包括:
- 貓頻繁的搔癢似皮膚過敏,抓傷臉部與耳朵前緣,也會造成全身紅疹甚至臉腫,甲亢藥物引發的典型皮膚潰爛如上所示,嚴重時得停藥跟使用類固醇治療。
- 厭食
- 嘔吐
- 嗜睡
- 食慾變差
- 膽管肝炎,黃疸 (發生比例其實不低,若發生請先停藥)
- 白血球數量減少 (常見,但不需要停藥)
- 貧血 (罕見,若發生請先跟我們聯繫,會需要停藥)
副作用大多在一~三個月內發生,所以用藥半年內建議每個月追蹤血檢,確保用藥安全,其嚴重程度與使用劑量呈正相關(也有研究說沒有),常見的皮膚過敏,搔癢或易嘔吐等胃腸症狀,通常在用藥兩週內容易發現,建議先吃低劑量的Methimazole 1.25~2.5mg,一天兩次,持續兩週,再逐步增加劑量,可以同時吃止吐劑,促進食慾等對症用藥,能稍微降低副作用帶來的不適。
『本院使用甲亢藥的治療建議』
- 先使用Methimazole 而非Carbimazole。對甲亢藥過敏的貓,吃Carbimazole的過敏反應會比較嚴重(其原因在此省略藥理學一千字),我們初期首選都是Methimazole,從低劑量開始逐步增加用量。Carbimazole的唯一優點是低劑量使用可一天吃一次即可。
- 甲亢藥早晚請吃固定劑量,有些醫院因醫師自己喜好的考量,或是把貓當人治療(因為人的甲亢問題有機會逐步改善而痊癒,所以醫生會隨著病人的逐漸好轉去降低用藥頻率),我們遇到很多貓的甲亢劑量早晚都不同,甚至週一到週六要吃藥,週日不用吃,或是把Carbimazole設計成兩天吃一次,這麼做沒有意義也會導致甲亢控制不穩,血檢數據也不可信。
- 對甲亢藥過敏嚴重的貓,例如皮膚潰爛(常見於額頭耳前處)或引發黃疸要立即停藥,需住院治療膽管肝炎引發的黃疸問題,請注意,若黃疸不停藥有很高致死風險。
- 開始吃甲亢藥後,合理預測一個月內貓咪的T4數值會降到正常參考範圍內,但建議越快降低甲亢數值越好。很多獸醫師不願意把甲亢數據降低至合理範圍內,但所有的考量都不應該讓貓持續『微微甲亢』,事實上TT4必須低至3ug/dL才能做到真實的症狀控制,才能減少甲亢對心血管的傷害,除非貓咪本身有嚴重的腎衰竭與心臟病,就需要很有智慧的去設計治療計畫。
- 使用抹耳劑的方式初期有效,但半年後就有效果不佳的問題(之後有專文探討)。
- 吃甲亢藥初期要定期每個月追蹤肝腎指數與CBC,持續半年後才會改成每2~3個月,才能確保用藥安全。
- 嚴重甲亢的貓,建議起碼用藥1~3個月左右再進行放射碘治療,但若對甲亢藥過敏嚴重得先停藥,並請與我們聯繫討論放射碘治療的評估。
以上是本院根據研究與過去經驗建立的治療習慣,您應該有能力辨識自己的貓狀況是否穩定,也不應該輕忽甲亢引發的各種後續併發症,跟當地醫師做良好的配合與積極回診,觀察用藥後是否有明顯的過敏反應,並與您的獸醫討論對策。我們也歡迎獸醫師與我們聯繫討論如何更安全與有效的用藥。